做好“补肾、清火、保暖”,健康过一冬
2018-11-23 来自: 蒙阴神草堂中医院 浏览次数:514
小雪养1生,贵在养藏、固精、益肾。顺应自然,加强御寒保暖,减少精气神的消耗,早睡晚起,适当进补,多晒太阳,有个好心情。
小雪·养1生
按摩涌泉,阳气潜藏
涌泉穴很好找,把脚趾卷起来 在足心前三分的凹陷中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云:「少阴根起於涌泉。」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源。按揉涌泉穴,自古就是补肾良方。
宋代苏辙《送杨腾山人》诗中有:「夜归空床卧,两手摩涌泉。窗前雪花落,真火中自然。」
晚上要用热水泡脚,先用手掌搓脚心100下,发热,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、点揉涌泉3分钟,以感觉酸痛为度,两脚互换。利于阳气潜藏,阴1精积蓄。长期坚持,则肾精充足,耳聪目明。
宁心安神,平稳过冬
小雪节气,阴阳不交,天地不通,万物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。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,从而影响人的心情,使人比平时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忧郁。
养性重在自我调节,以保持良好的心态,宁心安神,平稳度过冬日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:「七情之病,看花解闷,听曲消愁,有胜于服药者也。」多和朋友们交流,一起赏花听曲,增添生活中的乐趣。
先清后补,拍打委中
委中穴,属足太阳膀胱经,就在膝窝后,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。用空拳拍打膝窝处,每次5~10分钟,一周2次,利于膀胱经排毒,先为冬日补益清除素积,然后在暖身进补,效果才好。
保暖防感冒
小雪已是初冬时节,天气也较冷,北方多数地区都已经在零度以下了,起居一定要注意保暖。
日常可做干浴按摩功,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,先在面部按摩多次,用手指自前头顶至后头部,侧头部做梳头动作,使头皮发热,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,然后搓到前胸、腹背部,做干洗澡,搓热为止。此方法适用于预防流感。
现在北方室内开始供暖,但外面寒冷,所以人在室内还是穿的很严实,因此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,很容易生“内火”,也就是常说的“上火”。
建议麻辣的食物要少吃,多喝点热汤,如豆腐白菜汤、萝卜汤等,既暖和又滋补津液。
养肾按太溪
冬季以保养肾部为主,但不必老想着吃保健品,动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就可以了。
只要每天坚持揉按刺激“太溪穴”,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,气血就会上达于面,下行于足。
从字面不难看出,“太”就是大的意思,“溪”就是溪流溪水,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,如果肾水充盈,精之充足,肾的“原阳”或者说“真水”才会发挥其作用,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。
揉按时间zui好是晚上九点,一次30下,按的时候可以正坐或放平脚底,用手指按揉,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。
小雪·素味
都说秋冬进补,这是因为天气寒冷,人体阳气内收,平时消化不了的食物,放在冬天也能很好的消化吸收。这并不是指一定要吃大鱼大肉,现在生活条件过于丰富,大部分人都不缺鱼肉,吃多了反而痰生火。不如煮粥清补,不增加身体负担的情况下,养护气血。
千年野生普洱:太极
五红补气养血汤
五红补气养血汤很适合平时疲倦,气色不好以及贫血和例假期间的女性喝,做法简单且效果好。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款汤的做法。
原料:红枣 花生 枸杞子 红小豆 红糖
1、原料:红枣、花生、枸杞子、红小豆等量。
2、将上述原料洗净。
3、红糖一勺。五种原料的比例为一比一。
4、将洗干净的原料放入砂锅,浸泡半个小时。
5、加入红糖搅拌均匀。
6、大火烧开,改为小火,煮一个小时。
7、这时候所有的原料基本上都沉下去了,就可以喝了。
此汤中,红枣养脾补益气血;枸杞补肾益精,养肝明目,补血安神,生津止渴,润肺止咳。治肝肾阴亏,腰膝酸软,头晕,目眩,目昏多泪,虚劳咳嗽,消渴,遗精;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,既可补虚,又能止血,提升血小板,但血脂粘稠者不宜多加;
红豆被李时珍称为“心之谷”,赤入心,形似肾,可清心养神,健脾益肾;红糖性温、味甘、入脾,具有益气补血、健脾暖胃、缓中止痛、活血化淤的作用,能渐复正气,提高机体免疫力,并有助改善贫血。
女生每月总有几天特别需要呵护,这时候作为男人就需要施展更加贴心的柔情。也许只是一杯浓浓的红糖水,也许只是睡前把一个毛毯轻轻地搭在她的腹部,一个简单的动作,一句温柔的提醒,让女人轻松愉快地度过那非同寻常的日子。